《吹動大麥的風》(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)是今年的坎城影展(王家衛擔任評審團主席)全部評審所一致決定的最佳影片,這也是英國大導演肯洛區,在入圍7次坎城影展、得過2次評審團大獎後,首度榮獲金棕櫚獎。肯洛區在領獎時說了一句撼動全世界人心的經典名言:「一旦我們敢於說出歷史真相,也許我們就敢於說出當下的真相。」就在這部描述一對熱血兄弟為愛爾蘭獨立而奮戰的《吹動大麥的風》在法國坎城摘下了金棕櫚獎時,在英國卻引發了一波波的爭議,主要因為電影中赤裸裸呈現了當年英軍鎮壓愛爾蘭的殘暴,再度挑動了兩國的歷史敏感傷痕…。

當愛爾蘭仍被鄰近的英國所殖民的時代,在愛爾蘭的英國地主們不但日漸富有,對愛爾蘭人的存在,也只是將之視為廉價資源,飢荒和貧窮普遍存在於愛爾蘭當地人民的生活中。「法國大革命」的成功,喚醒了愛爾蘭人對自由的渴望,他們自覺要為國家奮戰,詩人、學者、音樂家們,開始風起雲湧般一波波將自由的風吹入整個愛爾蘭。《吹動大麥的風》片名即源自愛爾蘭詩人兼作曲家的羅伯德威爾喬伊斯(Robert Dwyer Joyce)所寫的同名愛國民謠。當這首淒美動人、濃濃愛爾蘭風的歌曲飄揚在肯洛區這部電影裡,那種對生命、真情與熱忱的傳遞,令人感動異常。《吹動大麥的風》描述的就是愛爾蘭一對兄弟戴米恩和泰迪,憑著他們對國家的愛與責任,為了爭取愛爾蘭獨立而志願加入這場對抗英軍戰爭的故事。然而當這場戰爭獲得勝利之時,兩兄弟卻因時空轉變而互為敵人,令人對命運造化的無常感到不勝唏噓!捨棄壯烈的史實事件,不用知名的政治人物,導演肯洛區僅透過兄弟兩個角色及其影射,就將這段愛爾蘭的悲壯歷史描繪得鏗鏘有力、讓人看完震撼不已。就像《吹動大麥的風》的製片蕾貝嘉歐博琳(Rebecca O'Brien)所說:「其實這就是愛爾蘭內戰的真正縮影。」

有一句古早的話說,愛爾蘭的河水是鹹的;因為那是愛爾蘭人的眼淚。《吹動大麥的風》愛恨交織、感人至深的劇情,就讓人看得熱血奔騰、熱淚狂流。儘管這部電影在英國和愛爾蘭引發了不少爭議,但當它在兩國同時上映時,卻颳出了極為亮麗的票房佳績,成為肯洛區畢生以來最賣座的電影。口碑極佳的《吹動大麥的風》之前在台北金馬國際影展上成為觀眾搶購、搶位的大片,所有座位不到一小時全數售罄,輕鬆登上今年的銷售冠軍。

電影簡介
狂賀! 《吹動大麥的風》“金馬銷售No.1
坎城影展金棕櫚獎《吹動大麥的風》描述兄弟相殘悲劇